翡翠收藏入門需了解的種類知識 涵翠珠寶 富御珠寶 
任何優質的收藏都源於瞭解和專業
 
1、朝珠:朝珠是清代大臣上朝時配戴的飾物,是所有飾物中最隆重高貴的,

有珍珠朝珠、珊瑚朝珠、琥珀朝珠等等,其中翡翠朝珠由108顆翡翠珠組成,

上好的翠朝珠多配雙桃紅碧璽紀念,壯觀美麗.上好的翠朝珠非常珍貴,完整的

大概只有故宮博物院還有,國際國內市場上則從未見過.據說1995年在香港

拍賣的一串翡翠項鏈就是取自一掛朝珠,由27顆翡翠圓珠組成,賣了3300萬港幣

,創下了當時單件翡翠首飾價格的最高紀錄.我曾見到過一套上好的碧璽紀念,

是當時清末最顯赫的家族留下來的,翡翠身子(108顆翠珠)早已被賣了,僅留下

30顆碧璽紀念和三個碧璽墜角,碧璽顏色為雙桃紅,每一顆都異常晶瑩,癡想

當年的整掛朝珠該是怎樣的壯觀.
 

2、扳指兒:最早是實用性的器具,在射箭拉弓時,以扳指兒護手指.

到清代扳指兒逐漸演變為純裝飾物,上到皇帝下到大臣,平時均愛戴個扳指兒,

以表示不忘武功.扳指兒有詩文的、山水的、人物的等等,方寸之間精工細做,

傳情達意.閑聊時,互相欣賞、比評一下彼此的扳指兒,也成了一種很雅的消遣.

以扳指兒所用原料分,有青玉、白玉、碧璽、象牙、瑪瑙、翡翠等,其中以

翡翠扳指兒最為珍貴.上好的翡翠不用再施雕琢,完全以翡翠本身天然的

顏色、質地、圖案取勝.
 
那時好的翡翠扳指兒是要出大價錢的,一個上好的扳指兒換幾個小宅子

不成問題.那麼好的東西現在已沒有機緣得見.所幸我們1996年拍賣時,

收到過一隻不錯的扳指兒,墩實、夠厚,直徑2.6釐米,高3.1釐米,氣度不小,

通體翠色濃艷,翠質剔透潤澤,當時以99萬元成交.想起來這種好東西

賣了一個就很難再見到第二個了.
 

3、翎管:是清代官員帽頂上用來插翎子的.翎子的不同表示官階不同,翎管也成

了非常重要的身份標誌.扳指兒和翎管配成一套賣叫一套“扳翎”,是最體面

的禮物.近年國內市場上出現的好翎管少之又少,只有翰海1996年賣了一個

高綠翎管,記得賣了80多萬元.
 

4、龍鉤:是衣服上的帶鉤,和帶扣一樣都是束腰時系帶的用具.龍鉤一頭

雕成龍頭,一頭雕整只小龍,也叫“螭虎”.
 
20世紀80年代,翡翠龍鉤曾相當熱賣,可能是其做工突出龍的題材,造型獨特吧.

人們多將翡翠龍鉤做案頭擺設,下邊配上木座,占地不大,但非常氣派.帶扣與

龍鉤的作用類似,是由兩塊翠組成.
 

5、表杠:翡翠表杠中間常鑲一金扣,用來拴系懷表,下邊有時還配翡翠表墜.

好的翡翠表杠比懷表要珍貴許多.故宮博物院亦收藏有成套翡翠表杠、表墜.
 

6、發簪:形式種類繁多,有蝴蝶、蜻蜓、蟬、螃蟹、蝙蝠、蜘蛛、蟈蟈等

各種動物,佛手、靈芝等各式花草,有吉祥紋飾圖案,還有較為罕見的以龍

為題材的簪.幾年前在香港拍賣過一隻翡翠龍簪,據拍賣行講,貴為皇后

亦不過用鳳簪,而敢以龍作發簪的女性估計非慈禧莫屬,所以這一發簪

很可能為慈禧所用.遺憾的是那只發簪翠質一般,定價也偏高,記得最後

成交不太理想.

 

7、圖章:說起翡翠圖章,不能不提一對讓我難忘的圖章.1997年的夏天,來了

一對老夫妻找我,兩位老人個子都不高,老先生手裏拿把扇子,不言不語,老夫人說

一口老北京話,很能說也頗有主見.他們打開手絹包,露出了一紅一綠兩枚圖章:

綠的是翡翠的,四方柱形,四個面上都沒工,頂上是雲頭紋鈕;紅的是碧璽,圓柱形,

頂上伏一獅子.尺寸小巧可愛,玲瓏剔透.老夫人說,這是家裏留下來的舊物,現在想

拿出來賣掉,能賣個2萬元也就比較滿意了.看這對圖章,翠色非常鮮艷,種份通透,

碧璽為雙桃紅色,通體通明,非常幹凈,兩件東西上都沒什麼毛病,一看就是玩熟了的,

包漿很好.我說底價低了些,因為東西的價值絕不止2萬.協商之下,將估價定為

6~9萬元,兩位老人滿意而去.其實對東西而言,這個價格也是偏低的,當時估計會拍到

10~12萬左右.誰知拍到這件東西時,場上氣氛非常熱烈,拍賣師從2萬起拍,應價者

此起彼伏,最後竟以24萬元成交,賣家自是心滿意足,而買家也一樣感到興高采烈.誰知我

與這對圖章緣分未盡,在香港2001年的秋拍會上,再次見到了這對圖章.
 

8、煙壺:翡翠煙壺是煙壺中比較特殊的品種,上好的原料配上上好的做工是能賣大價錢的.

煙壺專場拍賣中常能看到壓軸兒的翡翠煙壺.
 

9、擺件:擺件是首飾以外一個大項,可分為器皿、山子、人物、動物、植物等幾大類.

但由於作為收藏項目,現在能夠購買收藏翡翠擺件的人還非常少,我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.

其實人們常說的四大國寶就是翡翠擺件.擺件中可容萬物,日月、山川、河流、雲雨、樹木、

房屋、小橋、船舶、天仙、神佛、凡人、花草、魚蟲動物,再配上詩文題目,儼然就是一幅

立體水墨畫.可以說,翡翠擺件的工藝完全繼承了中國數千年玉文化的傳統,並沿襲宋代開始的

“圖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的要旨.
 

10、舊式鑲嵌首飾:翡翠戒指多為素馬鞍戒;其他首飾多以黃金鑲嵌,與現代首飾比,金屬所占

比重較大,多與珍珠、碧璽相配.
 

11、現代鑲嵌首飾:翡翠被琢成橢圓形蛋面,或正方形、長方形戒面,與西方珠寶品位相近,

以鑽石等寶石陪襯,以翡翠本身材質之美取勝.
 

12、珠鏈:也許珠鏈是由朝珠演變而來,珠鏈帶有隆重高貴的氣息.現代社會一串翡翠珠鏈是

最能表現女性高貴氣質的飾物,也難怪近年來翡翠珠鏈的價格動輒幾百萬、幾千萬,總是位於

翡翠飾品的最高位.
 

珠鏈和手鐲是翡翠首飾中價位最高的兩種,原因是這兩種飾物對原料的要求最高:原料要大,

顏色要均勻一致,不能有綹裂、雜質.一粒戒面達到這種要求都不容易,何況一大塊翠料,

所以極品的手鐲、珠鏈價格多在千萬元以上.
 

13、手鐲:也叫“釧”.手鐲是唯一由清代至今加工方法、佩戴方式沒有改變的首飾.

手鐲中最講究的當屬滿綠翠鐲.有一段綠的,如果種份好,也價值不菲.有一種是白地,

帶紅翡、綠翠兩種顏色,稱“福祿壽”.還有一種是紫色手鐲,稱“紫羅蘭”.如果紫色外

還有綠色,叫“春帶彩”.
 

14、花件:所謂花件其實就是玉佩,也叫別子.清以前稱玉佩,清代叫別子,現在則多叫花件.

《禮記》講“古之君子必佩玉”,並要在行走時碰出左右不同的聲音,男人在腰上佩戴,

女人在胸前佩戴.清以前,玉佩多用軟玉碾制.到了清代,人們時興戴香囊、荷包,常常在香囊、

荷包上拴一個玉佩,別在腰帶上,因此,清代把玉佩叫成別子,並開始生產大量的翡翠別子.

現在的故宮博物院裏,能看到當時宮廷收藏的極品
 

翡翠別子.
 
別子的題材有很多,其中螭龍璧較有宮廷特色,此外常見的題材還有“連年有餘”,雕荷葉(蓮)、

鯉魚(餘),有的還有童子騎在鯉魚上;“福至心靈”,雕靈芝如意(靈)、蝙蝠(福);“福壽”,

雕蝙蝠(福)、壽桃(壽);“馬上封侯”,雕一馬(馬)、一猴(侯);“雙歡”,雕兩只首尾相連的

獾(歡);“子孫萬代”,雕葫蘆、花葉、蔓枝,取葫蘆內多籽(子)、蔓與萬諧音之意;

“歲寒三友”,雕松、竹、梅.
 

在2004年4月舉行的北京某場拍賣會上,就有一件上好的翡翠別子“歲寒三友”.這件別子

非常厚實,顏色鮮麗悅目,種份細膩,對光看潤澤通透,內部可見微微白棉.巧用翠色,濃綠處雕竹葉,

側面、底部、頂部分別為竹枝、梅樁和松幹.正、反兩面大量留白,盡情表現翠色翠質之美,

而在翠料有瑕的地方施以巧工,雕梅花、松針,形成完美的工藝品.這件別子雖是新工,但材質、

工藝上佳,亦是難得的珍品,估價為40萬元~50萬元.
 

別子到了現代,除了有些男士仍然將其戴在腰上,大多數人習慣於掛在脖子上.由於這些佩上

常作花紋圖案,行家稱之為“花件”.花件是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大的貨型,常見的品種有觀音、

佛、生肖、平安扣、路路通、葫蘆佩、靈芝如意佩、荷葉佩、竹子佩、龍佩、喜鵲登梅、

歲寒三友、福在眼前等.常聽到有“男戴觀音女戴佛”的說法,但也不盡如此,常有很多

男士戴佛,也有女士戴觀音,並沒有什麼局限.
 

【博寶點評】博寶藝術網的翡翠專家稱,翡翠也可以被琢成規矩的戒面,像寶石一樣用

貴金屬鑲嵌成現代首飾,並可與鑽石等寶石相配.它亦西亦中,亦古亦今,這正是它生命力

的表現.可以說21世紀珠寶將非翡翠莫屬吧,是兼具收藏和裝飾性的投資品.

來源:博寶藝術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涵翠珠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